斗酒勿为薄,寸心贵不忘。
坐惜故人去,偏令游子伤。
离颜怨芳草,春思结垂杨。
挥手再三别,临岐空断肠。
南阳送客。唐代。李白。 斗酒勿为薄,寸心贵不忘。坐惜故人去,偏令游子伤。离颜怨芳草,春思结垂杨。挥手再三别,临岐空断肠。
斗酒不要嫌少,寸心贵在不忘。
深深的叹息故人的离去,游子十分感伤。
离别的愁容看到看到芳草就会埋怨,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在春天的垂杨之上。
挥起手再三告别,临到分别仍然是枉自断肠。
南阳:今河南南阳。
薄:少。
坐:意为深。
这首诗大约是诗人在开元后期游南阳时送别友人所作。以酒饯别在唐代达到了高潮,亲朋好友欲远行,置办酒席,为其送行,以示祝福和惜别。唐诗中常常出现饮酒饯别的场面,酒也就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。
参考资料:
1、毛佩琦.李太白集 插图本.沈阳市:万卷出版公司,2008年:229页
这首诗一气呵成,就像说话一样流畅直白,这种写作特征唯独是诗人李白最擅长的。“春思结垂杨“这句最妙,想必是作者偶然得之,却成了历史名句,而此句中又妙在一“结’字上。”坐“者,为也。“游子”,指作者自己。诗中惜别故人离去,正是诗人李白悲伤的原因。然而这首诗通篇仍有豪情。常说大喜是豪情,其实大悲亦是豪情。好像诗人李白“平生不下泪,于此泣无穷。”悲就悲伤了,然而自然有诗人李白的豪情之处。这首诗的“挥手再三别,临歧空断肠”二句应当成一句看待。
此诗颔联客中送客语,故尤黯然神伤;颈联近似六朝人语,故特细腻委婉。芳草引发离情,柳丝关合意思,似有儿女沾巾之态,及结语“挥手”、“断肠”,复见豪爽人之风度,依然太白也。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李白。 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菩萨蛮 其四。清代。陈维崧。 后堂恰与中门近,当时日傍飞蝉鬓。犹记捉迷藏,水晶庭院凉。侍儿前后逻,何计将他躲。匿笑颤花枝,鞋尖露一丝。
送河内令孙偕兼怀太守晁子长。宋代。梅尧臣。 去年同渡江,江上风雷恶。与君相後先,夜向芦洲泊。君今作邑太行阳,八月黄河雁初落。汉家借寇吏正闲,到喜秋城罢严柝。
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 其四。。陈曾寿。 亦有高秀姿,亭亭满月相。得霜乃清严,禁雨不悽怆。空室了无悦,得意千载上。龙章虽隽烈,天黥偶遗忘。出为一大事,甘此诗酒放。
南山柳村访友。清代。陈忠平。 田居半遗世,鹅鸭自成群。偶识成知己,时来唤采芹。村头归野鹤,山角响孤云。薄醉浑难觉,悠然戴夕曛。
翟好问。明代。杨基。 爱尔山城隐,柴门对县衙。酒资千亩苎,生计一园瓜。雨步荷巾湿,风吟席帽斜。时时扶短杖,看竹到东家。
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八 过芜湖。。罗钦顺。 佳丽芜湖县,千年拱帝京。树连淮浦碧,江逐海潮平。天地容疏拙,风波托死生。不将诗句觅,对景若为情。